顶部

400电话:4000-360-088 手机:13752889949

营业外收入要交税吗

2025-10-03 09:31:47新闻资讯

不少企业财务在做账时都会疑惑:“营业外收入要交税吗?” 有人觉得 “既然叫‘营业外’,应该不用交税”,也有人担心 “漏缴了会被查”。营业外收入要交税吗?不能一概而论,要结合收入性质分税种判断。

一、营业外收入的 “神秘面纱”:先搞懂它是什么

首先明确概念: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发生的与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利得,简单说就是 “不常赚的钱”。常见的有这几类:

资产相关:固定资产盘盈、处置固定资产 / 无形资产净收益、报废资产残值收入;

补助相关:政府补助、税收返还;

赔偿 / 捐赠相关:收到的违约金、赔偿金、接受的捐赠收入;

其他: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、债务重组利得等。

比如某工厂卖掉闲置的机器设备赚了 5 万元,某公司收到政府发放的科技创新补贴 10 万元,这些都属于营业外收入。但要注意,营业外收入在会计上计入 “利润总额”,税务上是否缴税,得看它属于哪种类型。

二、营业外收入要交税吗

增值税的核心是 “对应税销售行为征税”,所以营业外收入是否缴增值税,关键看它是否属于 “应税行为产生的收入”。

(一)需要缴纳增值税的情况

两种典型场景要重点关注:

价外费用性质的收入:比如销售货物时,买方逾期付款,企业收取的违约金;或者买方违约取消订单,企业没收的定金。这些收入虽计入营业外收入,但属于 “销售行为伴随的价外费用”,需按对应货物的税率缴增值税。

案例:某建材公司卖水泥给客户,合同约定 30 天付款,客户逾期 1 个月,支付违约金 2000 元。这 2000 元属于价外费用,需按水泥的增值税税率 13% 缴纳增值税,即 2000÷(1 13%)×13%≈230 元。

资产处置收益(应税资产):处置固定资产(如设备、车辆)或无形资产(如专利)时,如果这些资产是企业 “用于生产经营且已抵扣过进项税” 的,处置收入需按适用税率缴增值税。

案例:某企业卖掉 2020 年购入的生产设备,售价 8 万元(含税)。由于设备购入时已抵扣进项税,处置时需按 13% 税率缴增值税,即 80000÷(1 13%)×13%≈9204 元。

(二)不需要缴纳增值税的情况

以下营业外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范围,无需缴税:

非价外费用性质的收入:比如企业收到供应商因质量问题支付的赔偿金、保险公司的理赔款(与应税行为无关的)。

案例:某餐厅收到食材供应商因食材变质支付的赔偿金 5000 元,这笔钱与 “销售餐饮服务” 无关,无需缴增值税。

非挂钩政府补助:政府发放的与销售额、销量不挂钩的补贴,比如稳岗补贴、研发补贴。

案例:某科技公司收到政府发放的 “研发创新补贴” 30 万元,无需与销售额挂钩,不缴增值税。

捐赠收入、盘盈收入:企业接受的货币或实物捐赠,以及固定资产盘盈(如盘点时发现多了一台设备),均不缴增值税。

三、营业外收入与企业所得税的 “关联”:大多要缴,少数例外

企业所得税的规则相对简单:大部分营业外收入需并入 “应纳税所得额”,按 25%(或优惠税率)缴企业所得税,只有少数特殊情况可免税或不征税。

(一)一般情况: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

除特殊规定外,营业外收入几乎都要缴企业所得税,比如:

处置资产净收益、违约金收入、捐赠收入;

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(比如客户倒闭,欠企业的货款无法收回,企业转为营业外收入)。

案例:某企业 2024 年营业外收入包括处置设备收益 3 万元、接受捐赠 2 万元,合计 5 万元。这 5 万元需并入当年利润总额,按 25% 税率缴企业所得税 1.25 万元(若符合小微企业优惠,税率可低至 5% 或 2.5%)。

(二)特殊情况:可免税或不征税

不征税收入:符合条件的政府补助,比如用于特定用途(如研发、环保)且有专项管理的补贴,可作为 “不征税收入”,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(但对应的支出也不能税前扣除)。

免税收入:极少数营业外收入属于免税范围,比如企业从其他企业分回的股息红利(若符合条件),但这类收入更多属于 “投资收益”,需结合具体政策判断。

四、其他可能涉及的税种:小税种别遗漏

除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,营业外收入还可能涉及这些小税种:

印花税:比如债务重组利得,若涉及债务重组合同,需按 “产权转移书据” 或 “借款合同” 缴纳印花税;

城市维护建设税、教育费附加:如果营业外收入需缴增值税,对应的附加税费(城建税 7%/5%/1%、教育费附加 3%)也要同步缴纳。

五、案例分析:别踩 “错误处理” 的坑

某服装厂 2024 年有两笔营业外收入:

收到客户逾期付款违约金 1.13 万元(含税),财务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,未缴增值税;

收到政府 “稳岗补贴” 5 万元,计入营业外收入后,未并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。

税务检查时发现:

违约金属于价外费用,需缴增值税 1.13÷(1 13%)×13%=0.13 万元,同时补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;

稳岗补贴不属于 “不征税收入”,需并入应纳税所得额,补缴企业所得税 5×25%=1.25 万元;

最终企业不仅补缴税款,还因逾期缴纳产生滞纳金。

错误原因:财务仅按 “营业外收入” 的会计科目判断,未分析业务实质和税种规则。

六、企业应对策略:4 招规避风险

准确判断业务实质:别只看会计科目,要分析营业外收入的来源 —— 是价外费用?资产处置?还是政府补助?对照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判断是否缴税。

完善内部核算:建立 “营业外收入明细台账”,记录每笔收入的来源、金额、性质,附上合同、凭证等资料,方便后续税务核查。

关注政策变化:比如政府补助的税务处理、资产处置的增值税政策可能调整,定期通过 “国家税务总局官网” 或专业渠道更新知识。

加强人员培训:给财务人员做专项培训,结合企业自身业务(如制造业多涉及资产处置,服务业多涉及违约金)讲解案例,避免 “一刀切” 处理。

总结:营业外收入≠“免税收入”

营业外收入要交税吗,核心看 “收入性质” 和 “税种规则”:增值税看是否属于 “应税行为”,企业所得税看是否属于 “应纳税所得额”,小税种看是否触发纳税义务。企业要做的不是 “回避” 营业外收入,而是准确判断、合规处理,避免因 “想当然” 而漏缴税款,最终面临补税、罚款的风险。如果遇到复杂情况,建议咨询主管税务局或专业财税人员,确保税务处理万无一失。


当前阅读:

营业外收入要交税吗

答疑解惑

  • Q: 都有什么票据可以用来做账?

    A: 发票、银行单据、工资表、现金借还款收支单据、库存商品盘存表等。
  • Q: 我可以不请会计,自己做账吗?

    A: 不行的, 《会计法》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,必须是会计才能做账。
  • Q: 每月产生的票据怎么给到你们呢,可以上门来取吗?

    A: 我们不提供上门取票服务,当月产生的票据需要您在30号前寄送到我司,会计收到后进行账务处理。
  • Q: 记账的会计都是专职的吗?

    A: 是的,我们的会计团队都是平均从业经验在4年以上的,深知各行各业的财务处理,绝对资深靠谱。

热门文章

  • 服务监督

    全程监督有保障

  • 安全保障

    SSL/TDE数据加密

  • 售后无忧

    不满意随时退款,权益硬保障

  • 专业解答

    平均4年行业经验 持证上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