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部

400电话:4000-360-088 手机:13752889949

工资做账必须先计提吗

2025-08-28 14:01:23新闻资讯

每月发工资前,不少财务小伙伴都会先做 “工资计提”,但刚入行的新人常疑惑:工资做账必须先计提吗?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,从会计原则到实际后果,帮你搞懂工资计提的 “前世今生”,再也不用为工资做账必须先计提吗而纠结!

工资做账,计提是必选项吗?

先抛个常见场景:某公司每月 10 号发上月工资,比如 10 月 10 号发 9 月的工资。要是财务在 10 号发工资时才做账,直接借记 “管理费用”,贷记 “银行存款”,看似简单,却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——9 月的工资明明是为 9 月的经营活动产生的,却记到了 10 月的账上。那到底能不能省略计提?答案是:对大多数企业来说,计提是必选项,除非是规模极小、工资当月发当月的个体户(比如夫妻店,每月月底发当月工资),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。

工资计提是什么?

简单说,工资计提就是 “先把该月要发的工资算出来,记到当月的费用里,等实际发的时候再冲减”。比如 9 月的工资,9 月底先估算或核算出具体金额,记到 9 月的 “管理费用”“销售费用” 等科目,同时确认一笔 “欠员工的钱”(应付职工薪酬),10 月发工资时,再把 “欠的钱” 结清。

举个例子:A 公司 9 月有 10 名员工,工资总额 5 万元(其中管理部门 3 万,销售部门 2 万),10 月 10 号发放。9 月底计提时,分录是:

借:管理费用 - 工资 30000

借:销售费用 - 工资 20000

贷:应付职工薪酬 - 工资 50000

10 月 10 号发工资时,分录是:

借:应付职工薪酬 - 工资 50000

贷:银行存款 50000

这一步的核心是 “权责匹配”——9 月的费用归 9 月,10 月的付款归 10 月,账目能真实反映每月的经营成本。

从会计原则看计提必要性

权责发生制的要求

会计里有个核心原则叫 “权责发生制”,意思是 “收入和费用要按实际发生的期间确认,不是按钱收付的时间算”。工资是员工为企业当月工作付出的报酬,不管钱是当月发还是下月发,费用都该算在当月。

比如前面的例子,要是 9 月不提工资,10 月发的时候才记费用,会导致 9 月的费用少了 5 万,利润虚高;10 月的费用多了 5 万,利润虚低,两个月的财务数据都不准,没法真实反映企业每月的经营情况。

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

会计分期假设把企业的经营活动分成了月度、季度、年度,每个期间要出财务报表。要是工资不计提,跨月发的工资会打乱期间划分 —— 比如 12 月的工资 1 月发,要是不计提,当年年报里就少了 12 月的工资费用,年报利润就会虚高,影响股东、税务部门对企业盈利情况的判断。

不计提直接发放的后果

财务报表失真

从资产负债表看,不计提会导致当月 “应付职工薪酬” 科目缺失,无法体现企业 “欠员工的工资”,负债数据不完整;从利润表看,费用归属期混乱,比如 9 月工资记到 10 月,会让 9 月利润虚高、10 月利润虚低,管理层要是根据这种失真的报表做决策,很可能判断失误,比如误以为 9 月盈利好,盲目扩大投入。

税务与合规风险

企业所得税是按季度预缴、年度汇算的,工资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。要是不计提,跨月发放的工资可能无法在当年税前扣除 —— 比如 12 月工资 1 月发,没计提的话,当年年报里没这笔费用,税务部门可能不认可在当年扣除,导致企业多缴所得税。另外,社保缴纳基数以工资为依据,工资数据混乱会影响社保基数申报,可能面临合规处罚。

工资做账必须先计提吗

工资计提的计算方法

工资计提金额 = 基本工资 绩效奖金 津贴补贴 - 社保个人部分 - 公积金个人部分 - 个税(预扣预缴)。

计算时要注意:先根据考勤表、绩效表确定应付工资总额,再扣除员工个人承担的社保、公积金和个税(可按上月数据估算,实际发放时多退少补)。比如某员工基本工资 8000 元,绩效 2000 元,社保个人部分 800 元,公积金个人部分 900 元,个税 120 元,计提时该员工的工资额 = 8000 2000-800-900-120=8180 元。

会计分录处理

计提时(月底):

借:管理费用 / 销售费用 / 生产成本(根据员工部门划分)

贷:应付职工薪酬 - 工资(实发金额)

贷:应付职工薪酬 - 社保(个人部分)

贷:应付职工薪酬 - 公积金(个人部分)

贷:应交税费 - 应交个人所得税

发放时(次月):

借:应付职工薪酬 - 工资

借:应付职工薪酬 - 社保(个人部分)

借:应付职工薪酬 - 公积金(个人部分)

借:应交税费 - 应交个人所得税

贷:银行存款

同时,企业承担的社保和公积金也要计提,分录为:

借:管理费用 / 销售费用等 - 社保(企业部分)

借:管理费用 / 销售费用等 - 公积金(企业部分)

贷:应付职工薪酬 - 社保(企业部分)

贷:应付职工薪酬 - 公积金(企业部分)

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时:

借:应付职工薪酬 - 社保(个人 企业部分)

借:应付职工薪酬 - 公积金(个人 企业部分)

贷:银行存款

特殊情况与行业差异

特殊情况处理

跨月工资:比如员工 10 月离职,11 月才发 10 月工资,10 月底仍需计提该员工工资,11 月发放时冲减;跨年度工资:12 月工资次年 1 月发,12 月底必须计提,确保当年费用完整。突发薪资变动:比如临时发放奖金,可在当月补提,分录与正常计提一致。

不同行业的工资计提特点

制造业:除了管理、销售部门工资,生产车间员工工资要计入 “生产成本”“制造费用”,计提时需按生产工序细分;服务业(如餐饮、咨询):工资多为固定薪资 提成,提成部分可按上月数据估算,实际结算时调整;高科技行业:常涉及股权激励、项目奖金,计提时要结合股权激励计划、项目进度,确认合理金额。

总结与建议

工资做账必须先计提吗?每月计提后,要和人事部门核对工资数据,发放前再次确认,避免因数据错误引发员工纠纷或税务风险。要是你在工资计提中遇到特殊问题,比如离职员工工资计提、奖金分摊计提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咱们一起解决!


当前阅读:

工资做账必须先计提吗

答疑解惑

  • Q: 都有什么票据可以用来做账?

    A: 发票、银行单据、工资表、现金借还款收支单据、库存商品盘存表等。
  • Q: 我可以不请会计,自己做账吗?

    A: 不行的, 《会计法》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,必须是会计才能做账。
  • Q: 每月产生的票据怎么给到你们呢,可以上门来取吗?

    A: 我们不提供上门取票服务,当月产生的票据需要您在30号前寄送到我司,会计收到后进行账务处理。
  • Q: 记账的会计都是专职的吗?

    A: 是的,我们的会计团队都是平均从业经验在4年以上的,深知各行各业的财务处理,绝对资深靠谱。

热门文章

  • 服务监督

    全程监督有保障

  • 安全保障

    SSL/TDE数据加密

  • 售后无忧

    不满意随时退款,权益硬保障

  • 专业解答

    平均4年行业经验 持证上岗